6月22日,教科院教师党支部於荣教授开展了一堂题为《坚决反对高校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党课,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个人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微党课主要从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与特点,对社会的危害,高校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不容忽视以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一般指的是对历史采取完全否定的一种错误态度和系统观点。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 “重新评价历史”为名,否定革命史、党史和国史,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全盘否定革命;否定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历史必然性;否定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践;歪曲党史和国史的主流、本质;抹黑、丑化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集中攻击毛泽东;否定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形态多样,实质都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一段时间来,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烈形象的错误思潮和丑恶行径时有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与其他错误思潮形成合流,正向其他领域蔓延。进入21世纪以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泛滥成灾,借助于互联网,流毒甚广,影响到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披着 “学术”外衣,标榜为还原历史,对普通民众特别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否定党执政的历史依据,损害党的公信力,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2.动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破坏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颠覆社会基本共识,影响政治稳定,制造社会分裂。
4.企图改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干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展。
从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来看,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属于外生型,是外来的虚无主义渗透到中国历史研究之中,企图颠覆或否定主流历史叙事方式,从而构建一种所谓新的历史意义,以达到其政治目的。中国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后现代主义叙事方式进行传播。其中,虚无党史国史中的定论是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核心内容。高校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值得注意。
习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为了抵制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首先要捍卫宏观叙事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唯物史观原则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强化对新媒体的引导和监管;第三教师本人要学好党史使之成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锐利武器;第四要深刻总结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区分两类矛盾,掌握政策界限,分清理论是非,提高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成效;第五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
本堂党课重点指出和批判了高校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并提出针对这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的解决方案,为当今在信息时代下发展的高校敲响警钟。而作为作为高校教师,理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学习心得
於荣老师谈到“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教师理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我非常赞同!在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该如何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呢?我认为目前我们人文社科类研究很多理论基础都源于西方,我们经常用西方的话语体系解释中国现象,这难免出现误解。研究要做到本土化才能避免研究中的虚无主义,即用中国本土理论讲好中国本土故事,然后与西方学者进行理论对话,这也许是我们做研究的过程中须注意的事项。
——教科院教师党支部 于汝霜
作为高校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首先,需要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宏观叙事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其次,教师本人要学好党史,形成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水平,宣传历史真相,时刻与不良、错误思想做斗争;再次,正确处理政治和学术的关系,区分两类矛盾,最大限度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最后,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改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思政内容进课堂、教室党史文化营造等形式,发挥教书育人、文化育人功效。
——教科院教师党支部 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