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上,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库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教授作了题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郑流爱教授主持,我校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导师、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生、历史学科卓越师范生研修班同学及浙师大附属中学历史组教师等近百人参与了听讲和交流。
讲座伊始,黄教授反思了当下历史情境教学的困境,引出什么是历史情境、新材料与新情境有何异同、历史情境教学有何意义、历史虚拟情境有没有价值、历史情境命题的目标是什么等问题,由此激发了听众的热情,拉开了讲座的序幕。接着,他从“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情境相关的关键概念”“中学历史情境教学设计举例”“中学历史情境命题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学历史情境命题的难点”等方面进行了讲授与分享。
黄教授从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的“情境”一词出发,明确了历史情境设计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在培养和检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中的重要性,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核心。针对课本上缺乏情境的史料和许多概念性、结论化的表述,教师除了要挖掘相关信息,还应补充合理的时间、空间、人物或事物等要素,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情境化地理解和解释。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和命题的关系更为紧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塑造丰富、立体的历史情境,由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情境创设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因为情境对人的需求、预期与评价相关联。当其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紧密相联时,情境能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当其与学生的学习预期相符时,学生将更乐于其中;不同的学生对情境也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给予点评与引导。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需求、预期与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
就历史试题命制而言,情境可以分为“历史事件情境”“历史学习情境”“历史实践情境”与“历史研究情境”四类,它们分别对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四翼”中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其中,“基础性”主要对应“历史事件情境”,学生只需要处理一则简单的材料,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情境活动。“综合性”主要体现为“课标有所提及、教材未提及”,“应用性”突出的是真实的问题解决,“创新性”则要求“将学者的研究思路用于命题”,这三者不同于“基础性”,呈现给学生的材料与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也较多,活动类型较为丰富。结合这四种考查要求,黄教授以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2中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为例,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命题要求与案例,分析了情境创设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内在关联,并阐释了情境命题的难点。总而言之,以“情境”为切口,为教师实现教学与命题的内在关联与双向转化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中,黄牧航教授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困惑。谈及“如何看待‘虚构情境’”这一问题,他说到,历史越早(尤其是宋代以前的历史),资料越是缺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情境可以虚构,但必须遵从历史的真实。因此,历史教师必须要牢记史料的阅读和积累这一硬功夫,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回顾自己学习和从教经历,黄牧航教授尤其感谢刚刚走上中学教学岗位时的恩师,使他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最后,郑流爱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黄教授旁征博引,逻辑清晰,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讲座围绕情境创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我们启发很大。尤其是“怎么做”方面,黄老师利用自身在课程研制、教材编写和考试命题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统编版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内容,多样化、多层次地创设历史情境,对教学评一体化进行了精心思考和典型呈现,这体现了他在历史知识运用方面的纵横捭阖。
2020年开始,黄牧航教授再次投入到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之中,亲自带班上高一、高二的历史课,希望能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给予师范生以更多的启示。正是这种做法,使他在讲座中能运用了大量的、翔实的、亲身实践的案例和生动的、鲜活的、亲身经历的故事。这些实践与反思也为他对情境创设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资精雕细琢的“情境”。黄牧航教授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教学赤诚和教学研究示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