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越来越多高校办起“微专业”——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面向本科、研究生甚至校外开设不同种类、横跨不同领域、包含学分不等的专业课程组,吸引了不少学生报名修读。
“立足兴趣、着眼发展,与主修专业共同赋能人才培养”成为高校微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趋向之一。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修读微专业?微专业和主修专业的关系应如何对待?对此问题,《光明日报》近日对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进行了深度访谈。
马陆亭教授表示,专业既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因为客观世界研究对象和问题太过复杂,才有了专业分工。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所谓‘专门’就是分专业教学。但毕竟这种安排一般具有较强‘刚性’——所需培养的时间较长,灵活度比较低,其边界划分也有一定主观因素。对客观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又导致了专业之间综合、融合的需要,所以又产生了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双学位等,弥补划分过细造成的狭隘性。”
马陆亭教授还表示,设立微专业也是一种修正、弥补的探索,不仅修读时间相对少,较为灵活,也有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兴趣点和人生规划的弹性。“实践表明,越结构化强的知识体系,越容易迁移。学好主修专业一是为未来专业相关工作打基础,二是奠定合理的知识结构,即使将来不从事相关工作,也能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是碎片化学习替代不了的。而微专业可以对此进行合理调整和补充——若不喜欢本专业或本专业所学无法满足更广泛的个性化需求,如跨领域就业、跨专业深造等,微专业可以起到弥补、调节作用,达到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深度和延展皆备的效果。”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高校微专业:培养兴趣,“一专多能”[EB/OL](2024-10-29)[2024-10-30].https://news.gmw.cn/2024-10/29/content_37642556.htm
供稿人:孟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