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202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普通高中浙派名校长项目北上研修活动在北京圣京酒店三楼会议室隆重拉开帷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建民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题为《强国建设视域的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学员王健主持。
李建民以高中阶段就学人口变化和《强国纲要》中对高中阶段定位等背景切入,围绕高中阶段教育的系统定位、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意义、教育强国建设对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探索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培训班校长阐述了强国建设视域下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内涵,并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在互动环节中,参训校长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带给了大家深刻的启示,收获颇丰。
首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了解高中阶段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掌握不同视角或维度拓展内涵和外延的基本方法,如时间维度,学段维度,领域维度等,进而更全面地理解了教育概念。其次,市域统筹均衡招生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它打破了区域间的招生壁垒,有利于引导相关部门思考从分层招生向分类招生转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更公平的环境下争取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向“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好学”的理想迈进。校长们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透明、有序,同时学校也应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尤其是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以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实现从“抢生源”到“育人才”的转变。
其次,不再强制规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参训校长意识到要摒弃传统偏见,重新审视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定位与价值,加强职业体验课程的设置,推进学生生涯规划设计,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对未来职业有清晰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增强学习的意义感和使命感,推动学校教育从工具性功能向立德树人价值性功能转变,培养出人格健全、心身健康、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最后,特色化发展是铸就学校品牌的关键。在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千篇一律的学校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要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域特色以及教师资源优势,打造独具一格的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和育人模式。例如,浙江省早在2020年11月4日就发文“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实施分类办学促进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分类办学思想,鼓励学校凭借自身特色专业人才,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李建民的讲座为校长们打开了一扇通向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新大门,期待校长们带着这些启示,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李健博士为学员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的专题报告。李健以“教育改革路在何方?”“教育规律、政策规律是什么?”为引言,阐述了教育本质在于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指出教育正在经历由大变强、由中低质量到高质量转变的激烈变化,强调教育强国强在教育自身要强、教育支撑要强、教育认同要强。他从“新形势:怎样认识当前的教育”“新挑战:当前教育面临怎么样的挑战”“新任务:怎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三个方面剖析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学员们深受启发。本场报告活动由学员钟伟平主持。
学员们认为李健的报告提供了多方面启发。
一是对教育重要性的再认识,教育的战略先导凸显,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从个人层面能提升个体素质和能力,从国家层面则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深度融合,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不能孤立地看待教育。
二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点,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同时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是教育公平的追求与实现,要建设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注重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缩小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各个阶段、不同类型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金沙娱场城app7979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项目活动围绕“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内涵”主题开展了浙派校长尖峰论坛,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钟伟平、衢州高级中学校长任志强、金华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鲍漪、温州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校长郑永利和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校长朱志坚五位校长(书记)结合校情分别阐述了各自对该主题的理解与实践。
钟伟平结合新质生产力,以“优化育人系统,建设新质学校”为主题,分享学校“建设目中有人的现代书院”的内涵及行动逻辑,包括书院精神凝练、智慧教育推进和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
任志强从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题写的“呼风唤雨,造就人才”文化石介绍开始,重点介绍学校多元、特色发展的办学思想,强调“为生命成长而教”,多元办学,尊重个性发展。
鲍漪结合金华市第八中学新校园建设实际,从多样化办学的探索实践出发,谈了学校关于如何对标国家教育强国计划,如何对标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对高中办学提出的新要求的初步想法,以及学校办学目标、国家教育政策方向、地方政府教育发展要求三者统一问题的看法。
郑永利谈到,现代化学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维度的全面革新与优化,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朱志坚结合学校建设从教学设施、金沙娱场城app7979建设、课程建设和管理模式、教育评价以及特色发展五个方面谈了对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内涵理解,强调现代化学校建设内涵丰富,是全面革新与提升,坚信只要拼搏实干,就能谱写出新的华章。
据悉,“2022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普通高中浙派名校长研修”活动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金沙娱场城app7979承办。本次研修培养对象共26名,由浙江师范大学金沙娱场城app7979杨光伟老师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旨在通过集中理论学习、跟岗实践锻炼、在岗自我研修等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助力浙江名校长培养对象提升教育思想、深化课程改革、优化学校管理,引领浙江普通高中学校高质量的特色发展、创新发展。